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口罩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整个市场都出现了「一副难求」的情况。疫情的蔓延,让口罩与我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在全民口罩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节省口罩用量成为了一大难题,今天小立塑就来帮您辟谣一波朋友圈的口罩消毒大法,以及教您如何科学正确地节省口罩! 朋友圈常见的 6种错误消毒法 (1)洗洗暴晒晾干 小立塑先来科普下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结构,一般来说,口罩的外层和内层是pp无纺布,中层是熔喷过滤材料(立塑-熔喷无纺布供应商)。清洗会使得中间的过滤层被破坏,这口罩都不能过滤病毒了,还有啥用呢? 暴晒更是无稽之谈,冠状病毒需要56℃的温度才能被杀灭,别说是冬天的太阳,就算是夏天的太阳也未必能帮你彻底消毒。 (2)微波炉消毒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微波炉加热后能完全杀死病毒,再加上口罩材质无法抵抗80℃以上高温,易收缩变形,破坏其结构。 最后可别没杀死病毒,还把病毒留在微波炉里,后患无穷啊...... (3)上锅蒸煮 这就和(1)(2)的原理相同了,蒸煮难以避免水汽进入到口罩内,过滤中层被破坏,而无法控制的高温又很*令口罩收缩变形。 这锅......还能要吗? (4)紫外线灯照射 聚丙烯熔喷过滤层对紫外线很敏感,耐老化性非常差,易使之氧化降解,过滤层一旦被破坏,便给了病毒可趁之机。 (5)熏醋消毒 辟谣了好几遍了,熏醋不防病毒!那你拿醋熏口罩有什么用嘛! (6)75%酒精喷洒消毒 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教您一招 科学节省口罩 大家有没有发现,口罩使用久了以后,内层靠近口鼻的地方就不再干燥,反而变得湿湿的,常使用这样的口罩,内层会*滋生细菌。 华西医院的感控*建议, 每次在使用口罩前,在内侧垫上2~3层的透气无菌纱布,等到内里感觉湿润可以更换掉。这样做可以大大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间。 小提示:根据*建议垫2~3层即可,不要贪心放入过量纱布,其一会影响通气性,其二会**起口罩影响贴面密闭性。 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 包括钟南山、李兰娟在内的许多*都曾建议,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达到防护效果。我们倡议把N95口罩留给*工作人员。 正常情况下,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均为一次性。 鉴于目前资源短缺,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重复使用: ■ 没有戴口罩去人多复杂的地方:如果去过菜市场、超市等人多复杂的地方,建议用一次就丢;如果只是下楼丢垃圾、取快递、散步,可以重复使用。 ■ 没有触碰口罩内外表面:戴摘口罩的时候不触碰口罩内外表面,避免造成污染和破损 ■ 口罩单人使用:口罩是一人一个,不与他人交叉使用 ■ 口罩没有出现明显污损或变形 关于存放:用过1次的口罩,不要与干净未使用过的口罩放在一起。回家后应该放在单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并严格注意内外侧的区分! 少出门,别出门,较节省口罩。 实在买不到标准口罩 也要注意戴其他的 有的朋友在评论里跟小立塑说:实在买不到标准口罩了,怎么办? 如果你实在买不到合格标准的口罩,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说过「戴口罩比不戴口罩好」? 小立塑郑重提醒,如果实在没有口罩,弹尽粮绝了?是不可能的我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包括我司佛山市立大立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几十家材料供应商随时准备着口罩材料,投入生产,你我健康,从立塑开始 口罩戴得耳朵疼,怎么办? 出门在外,长时间戴口罩会把耳朵勒得生疼,民间建议大家在家里寻找一下牛奶、啤酒、各种箱子的塑料拎手,像图上这样固定,可以有效缓解耳部不适。 图源 微博 侵删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主任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固定好塑料拎手和口罩的连接处,不然拎手不慎掉落,不仅会浪费一个口罩,还会有感染的风险。另外,如果没有拎手,可以在耳后贴个创可贴,缓解不适感。 返程长时间戴口罩 中途想吃饭喝水怎么办 旅程短:建议在家食用适量食物和水,旅途中不要把口罩拿下来; 旅程长:陈志主任建议准备一张比口罩大A4纸平铺在面前,把口罩平稳放在上面,进食完毕后,再把口罩戴上,将纸折叠后再扔掉,注意期间清洁双手。 疫情期间的口罩问题都明白了吗,也转给你关心的ta看看吧!